SF∕T 0034-2019 公证数据要求与规范(司法)
ID: |
5129D142FA654F0CB7664CBF66016F6C |
文件大小(MB): |
0.34 |
页数: |
15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1-12-2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35.240.01,A 16 SF,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SF/T 0034—2019,公证数据要求与规范,Notarization data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ations,2019 - 5 - 5 发布2019 - 5 - 2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发布,SF/T 0034—2019,I,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4 数据特征.. 2,5 数据采集.. 3,6 数据加密.. 6,7 数据存储.. 6,8 数据证明 10,9 数据应用 11,SF/T 0034—2019,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中国公证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司法部信息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公证协会,SF/T 0034—2019,1,公证数据要求与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证数据特征、数据采集、数据加密、数据存储、数据证明和数据应用等要求及相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司法行政公证管理部门、公证协会及各公证机构对公证数据的管理、利用和其他业务,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33716.1-2017 电子存档第1部分:为保存电子信息针对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行的规范,GB/T 35285-2017 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基于数字证书的可靠电子签名生成及验证技术要,求,SF/T 0023-2019 全国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SF/T 0036-2019 公证信息安全技术规范,SF/T 0037-2019 公证档案数字化规范,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公证notarization,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3.1.2,公证机构notarial institutions,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3.1.3,公证事项notarial matters,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公证机构所办理的证明业务,SF/T 0034—2019,2,3.1.4,公证事务notarial affairs,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公证机构所办理的非证明业务,3.1.5,公证数据notarial data,公证机构及公证人员在公证执业活动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与法定办证规则的要求,所采集、加工、,处理的与公证活动相关的数据,注:以电子形式存储的公证数据,既包括传统形式公证所形成的公证数据转换成电子形式所存储的数据,也包括以,电子公证形式所形成的公证数据,3.1.6,公证书notarial certificate,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规定程序和格式所出具的、证明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文书,注:包括以电子形式存储和展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书,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A 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FC 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MD5 消息摘要算法(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NAS 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OCR 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AID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SAN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TA 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4 数据特征,4.1 主体特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人员应是公证数据采集和加密的主体,4.2 程序法定,公证数据的采集和加密是公证机构及其公证人员在公证活动过程中,借助于电子设备、软件工具,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及业务规则进行,4.3 直接性,公证数据应直接来源于公证执业活动,4.4 安全性,SF/T 0034—2019,3,公证数据的存储与应用应遵循GB/T 22239-2008的要求,以保证公证执业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保密,性、防篡改性、不可抵赖性,4.5 可检验性,公证数据的采集、加密和存储过程应能完整地记录公证执业活动的全过程,且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与条件重现整个公证执业活动的过程,并保持一致结果,4.6 完整性,公证数据在采集、加密、存储、证明和应用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完整,并符合有关法律认定其有,效的要求,5 数据采集,5.1 采集来源,5.1.1 来源分类,本标准数据采集来源主要为:纸质卷宗和电子文档,5.1.2 纸质卷宗,纸质卷宗应为公证机构在线下办理公证业务时所建立的公证卷宗,5.1.3 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应……
……